差點因為母乳被「掃地出門」的顧問-廖賀平-

國際認證泌乳顧問、幼教與特教教師


差點因為母乳被「掃地出門」的媽媽

因老公常年在國外工作,珊珊生產出院後帶著兒子跟婆婆一起住。婆婆幫忙坐月子,打理家務。婆媳倆雖相依為命,但摩擦不少。

最大的矛盾:姍姍堅持要乳房餵養寶寶(親餵),但婆婆覺得媳婦太瘦,擔心奶量不夠,生怕餓著「金孫」。

第一次姍姍約我到家(家訪),正要踏進門時,婆婆「剛好」在掃地,她將掃帚一斜,把我擋在了門口,並亮著嗓門說:我媳婦不需要你幫忙,除非你是來幫她退奶的…

我軟磨硬泡下,婆婆才放我進屋。我快速走進姍姍房間,觀察了一輪寶寶的喝奶情況,便和姍姍聊起她們婆媳間的相處。她很受不了婆婆時不時的碎念:「你太瘦啦,奶不夠啦」;「啊,你怎麼讓我金孫哭那麼久?」… 姍姍為了耳根清靜,除了3餐,幾乎不踏出房門。

趁著姍姍餵完寶寶休息的間隙,我走出房門。看到婆婆正坐著挑菜葉,便從她手上的活兒聊起:「阿嬤,今天要做什麼菜呀?」…

婆婆有一搭沒一搭地回答著我,但還是漸漸放下芥蒂,跟我聊兒子在國外打拼很辛苦…我見縫插針,用老人家聽得懂的白話告訴婆婆母奶是有營養的;喝母奶的小朋友抵抗力、活動力都不錯的,等等。

婆婆停下了手中的活,頓了頓說:我知道母奶不差啦,但她不需要餐餐都自己餵嘛(指親餵),可以擠出來,我幫她用奶瓶餵啊。她自己餵,就和寶寶一直待在房間裡。這樣我一整天都抱不到我的金孫啦。

「原來婆婆煩惱的是這件事啊」我心想。

「你要幫忙坐月子,做飯、做家務很辛苦。我想姍姍是怕你太操勞啦;那阿嬤,你也很疼姍姍啊。怕寶寶一直在身邊,她休息不好。」我稍稍提高音量,希望房間內的姍姍也可以聽到。

再次進房間,我就跟珊珊討論,看她是否願意親餵寶寶後,讓婆婆幫忙顧個1小時。她可以好好補覺,這樣奶水才會順暢。剛開始一天兩次就好。姍姍覺得可以試試看。

離開時,我跟婆婆說「姍姍身體還在復原中,需要多休息。那她餵完寶寶後,可以麻煩阿嬤顧一下寶寶嗎?」。婆婆見有孫可以抱,趕忙答應。

「但阿嬤,你平時要多鼓勵姍姍喔;餵母奶的媽媽很辛苦,需要阿嬤多支持呀。」我補充道。

「會啦會啦。」婆婆一邊回應我,一邊手腳麻利地端上一道菜,便轉身去敲房門,輕聲說道:「姍姍,吃飯啦。」

與「乳」起舞

一次看診,若瑜被診間外一對母子親密無間的乳房哺餵(親餵)舉動深深打動。

若瑜在寶寶出生兩個月後就返回職場,寶寶就由外婆照顧,如今寶寶已8個月大。記得上一次家訪,我教了她手擠乳和正確使用擠乳器。

那天在電話裡,她激動地告訴我,她想要奶瓶餵養(瓶餵)轉成直接乳房餵養(親餵),想要我幫她。

初涉泌乳諮詢的我,聽到後忍不住脫口而出「若瑜,你確定嗎?寶寶習慣奶瓶喝奶8個多月了,要切換餵養模式很不容易喔。這個轉換過程可能會持續很久很久喔」。我一口氣說完後,才意識到自己剛剛竟用了兩個"很久"…

來到她家,若瑜告訴我,她是多麼羨慕那對母子的哺乳互動;無論如何,她都要試試親餵。她用懇切的眼神望著我,說:「賀平,你願意幫我嗎?」

「若瑜,只要你做了決定,我就會陪著你」我被若瑜的真摯和堅定所打動。

於是我倆和寶寶展開了一系列嘗試和探索…

第一步:認識。讓寶寶認識媽媽的乳房。我們嘗試讓媽媽光著上身,面對面地抱著寶寶一起跳舞,寶寶咯咯咯笑個不停。看來是個好的開始。

第二步:聽覺。逐漸發現小傢伙對「卡農」的規則韻律非常有感,會擺著小腦袋回應。

第四步:觸覺。和著「卡農」的旋律跳舞時,讓寶寶的手輕靠在媽媽的乳房上;再逐漸讓寶寶的臉近媽媽的胸部。

第五步:味覺。跳累了,讓寶寶趴在媽媽的胸前休息;這時若瑜會擠出一點奶水,讓寶寶聞聞乳汁的味道。見寶寶漸漸對乳房感興趣了,就鼓勵寶寶張口舔舔乳房。

第六步:按摩。我幫寶寶做口腔按摩,讓口腔肌肉放鬆,訓練舌頭蠕動。當寶寶願意張大口時,我教若瑜喬好位置,並用手塑形乳房,幫助寶寶一大口含上乳房。

以上每一步都經過了不斷嘗試,快則3-5天,慢則1-2週。過程中不免遇到停滯不前而感到挫敗,這時我們會停下來,給自己和寶寶時間適應和調整。

寶寶11個月大時,在我們不懈努力3個多月後,他終於學會大口含上乳房,並規律地大口吞咽乳汁。若瑜實現了全親餵,直到寶寶2歲自主離開乳房。

她興奮地在FB分享:我們現在也是一對讓人羨慕的母子啦!
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